当前位置: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关于我们>馆内新闻

家教家风时代之问

 文章来源:天下韶山网 作者:罗华 刘紫盈 时间:2022-10-08 10:19:36 

  天下韶山网讯(作者 刘紫盈)7月4日,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一批有志青年,与北大博士王钰涵,围绕“家教、家风”展开了一场“时代之问”。

  韶山下的思政课第二季,确定第六组的重点课题是《毛泽东家教家风的时代价值》,大家就此展开深入探讨和研究,并发展为一场头脑风暴。他们从伟人的成长出发,展开了从历史到现实,关于成长与教育的大对话,最后落脚到当下的社会教育特别是当下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和如何培植良好家风。

  对话会由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副馆长龙剑宇研究员主持。

活动现场

  王钰涵博士以毛主席“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为典例,进行了深刻阐述,直击年轻人的诸多成长困惑并提供她的破解方案,归结到担当、奉献、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的培养。

  为了拓展思维,龙剑宇研究员建议大家会后得闲时观赏电影《巨浪》:一群出身背景各异的年轻学生被扔到一艘远航船上学习、锻炼,经过艰难的求生过程,最后发生蜕变。联系电影内容,王博士提出三点:首先要考虑我们的受众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其次,考虑个体的不同,要因材施教;第三,规避风险,需要设置安全底线。

  座谈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随着气氛越来越活跃,话题逐渐深入,大家各抒己见。当王博士与到会的青年家长,分享她父母对她的教育和她的成长经历时,引爆了大家的共鸣,一场关于历史和伟人的讨论会顺理成章被导入到对当下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问题的探讨,也引发大家由毛主席当年接受的家教家风到他创造的新家教家风及其实践,再到新时代的家教家风的热烈讨论。

活动现场

  龙剑宇在总结时提出:家教家风最核心的是正确“三观”的习得与养成。当年,毛主席在出乡关之时,通过他的父母和家庭以及他的家乡,获得了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之后,他走向广阔的大世界,更获得了对世界的认识,随着他对诸多道路选择的完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对共产主义信仰的确立,他的“三观”定型,正确的“三观”,伟大的“三观”,成为他人生的动力,也成为他成功的最重要的密码。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版权所有 电话:0731-55685157
Copyright 2009-2023 www.ssmz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12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