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关于我们>馆内新闻

我馆高标准建设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图书室

 文章来源: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作者:陈泓昊 时间:2024-09-08 11:26:15 

图片1.png

我馆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图书室施工现场 陈泓昊 摄

图片2.png

工作人员采用超星图书管理系统对馆藏图书资料进行编目 陈泓昊 摄

图片3.png

完成编目的图书暂时被整齐堆放在藏书室 陈泓昊 摄

为有效利用馆舍空间,改善我馆干部职工工作、学习和科研环境,提高智慧化、数字化建设水平,从而为我馆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研究支撑,2023年上半年,馆总支结合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创建要求,决定利用生平展区二楼会议室旁的大型仓库建设智慧图书室,即“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图书室”。经多方调研论证、依规依程序立项招标和规划设计,2024年8月,智慧图书室正式启动施工建设,建设面积约400平方米,含工作区、阅览区(研讨区)、会客区、藏书区等功能区块,其中藏书区占145平方米,设计藏书量7万册。

智慧图书室施工建设火热进行的同时,我馆引入超星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委托第三方对现阅览室、藏书室的3万册图书资料进行编目加工,该项工作于9月2日正式启动,预计9月中下旬完成。待智慧图书室施工完成后,现有图书资料将全部上架到该图书室,干部职工可以迅速检索相关信息,借阅使用将更加方便快捷。

我馆现阅览室位于生平展区办公区域四楼,前身为馆资料室。2008年,资料室因生平展区扩建改陈停止开放。2014年,我馆取消资料室并在扩建后的生平展区新设藏书室、阅览室各一间,总面积不足80平方米,主要收藏我馆自建馆以来接受捐赠或因工作需要自行购买、订阅的中共党史、毛泽东研究、文博业务研究等方面的图书、报刊等资料。我馆现收藏《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传》《毛泽东年谱》《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湖湘文库》等图书3万余册;订阅《人民日报》《求是》《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参考消息》《湖南日报》《新湘评论》《湘潮》《党史文汇》等党报党刊14种,《北京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等权威大学学报6种,《毛泽东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纪念馆研究》《中国文物报》《中国旅游报》《文物天地》《博物馆管理》等行业学术刊物,以及《保健与生活》《当代》《小说月报》《读者》等文学类、卫生保健类、科普类杂志共计44种。馆阅览室目前由编研部负责管理,有完善的图书借阅管理制度,设有专职图书报刊管理员一名,是全馆干部职工开展业务学习和查阅资料的重要场所。因馆藏图书资料数量严重不足,且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旧书籍,借阅管理也未实现数字化、信息化,馆阅览室已经无法适应我馆干部职工工作、学习和科研需要。智慧图书室完成建设后,我馆将根据需要逐年购入大批新版图书资料,充实馆藏图书资料缺口。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版权所有 电话:0731-55685157
Copyright 2009-2023 www.ssmz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12660号